说起这事儿,真是一把辛酸泪。前段时间,我家那小兔崽子,也就是我儿媳妇,跟我说想把孙子的户口迁到我们老两口的户口本上来。这事儿可把我给难住,你说这年头,迁个户口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还是孙子辈儿的。
不过为孙子,当爷爷的再难也得上!于是我就开始我的“迁户口大作战”。
打听政策,摸清门路
我得搞清楚这事儿到底能不能办,怎么办。遇到事儿不喜欢麻烦别人,就喜欢自己先琢磨琢磨。于是我上网查查相关的政策。你还别说,这网上的信息还真不少,看得我眼花缭乱的。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什么“直系血亲关系”,看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不过经过一番“钻研”,我总算摸清点门道:
- 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娃儿,只能跟着爹妈落户。
- 要是想把孙子的户口迁到爷爷奶奶这儿,得有特殊情况。
我家这情况,显然不属于“刚出生”的范畴,那就得看看是不是有啥“特殊情况”。
寻找突破口,证明“特殊情况”
这“特殊情况”说起来容易,可真要证明起来,可就难。网上说的那些情况,要么是爹妈不在,要么是爹妈没法养孩子,这跟我家的情况都不沾边!
我这心里急,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后来我想着要不就从“实际居住”这点入手试试?毕竟我孙子从小就跟着我们老两口住,上学也在我们这边,这总能算个“特殊情况”?
于是我就开始准备各种材料,什么房产证、水电费单子、孙子的出生证明、学校的在读证明,凡是能证明我孙子跟我们住在一起的,我都给翻出来。
跑断腿,磨破嘴
材料准备好,接下来就是“跑腿”。我先去趟派出所,跟户籍警说说我家的情况。户籍警倒是挺客气的,但也跟我说,这事儿不好办,得一级一级往上报,让我回去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星期。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后来我又去趟街道办事处,找社区的同志帮忙。社区的同志倒是挺热心的,帮我出不少主意,还帮我联系相关部门。
就这样,我跑派出所,跑街道办事处,还跑趟教育局,找学校开证明。真是跑断腿,磨破嘴。
终于搞定,尘埃落定
经过一番折腾,这事儿总算有眉目。相关部门经过审核,认为我家的情况符合“特殊情况”的要求,同意把我孙子的户口迁过来。
拿到新的户口本的那一刻,我这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为孙子,我这把老骨头也算是豁出去。不过看到孙子以后上学、生活都能更方便,我也就心满意足。
这事儿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这年头,办点事儿真不容易。不过只要肯用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儿也能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