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拆迁这事儿,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家那会儿就遇上,还挺复杂的,因为涉及到两个户口本。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我家当时是怎么个情况,又是咋解决的。
先说说我家这事儿的背景。早些年,我和我爸妈住一块儿,后来我结婚,为方便,就把户口单独迁出来,但房子还是跟爸妈住在一起,就在一个院子里,老房子嘛严格来说,我们这算“一宅两户”。
去年,村里通知说要拆迁,当时心里咯噔一下,高兴是肯定的,但又有点慌,不知道像我们家这种情况会怎么算。毕竟一个户口本和两个户口本,差别可能大去。
第一步,当然是打听政策。我赶紧去村委会,还有拆迁办那边跑好几趟。问问像我们这种“一宅两户”的情况,到底怎么个补偿法。工作人员倒是挺耐心的,跟我解释一堆,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二步,就是等评估。拆迁办的人来家里,里里外外看个遍。老房子的面积、结构、新旧程度,都做详细的记录。这期间,我还特意把两个户口本都准备给他们看,证明我们确实是分开的两户。
第三步,协商。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拆迁办根据评估结果,还有我们这边的户口情况,给出一个初步的补偿方案。刚开始给的方案,我们不太满意。因为虽然考虑两个户口,但感觉还是有点“一锅端”的意思,没有完全体现出两户独立的权益。
于是我就开始“磨”。跟拆迁办的人反复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强调我们虽然住在一起,但实际上是两户人家,应该按照两户的标准来补偿。我还找一些类似的案例,给他们看,证明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人家是怎么处理的。
- 跟家里人商量,统一意见。我爸妈那边,也积极地跟拆迁办沟通,大家劲儿往一处使。
- 咨询一些懂行的朋友,解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让自己心里更有底。
经过几轮“拉锯战”,拆迁办终于同意调整补偿方案。最终的方案,基本上是按照两户独立的情况来算的:
具体的补偿方式是这样的:
- 房子方面:按照两户的标准,分别给相应的安置房面积。虽然两套房子面积都不算太大,但好歹是分开,我和爸妈都有各自的住所。
- 经济补偿:除房子,还给两份搬迁费和临时安置费。这个费用,足够我们搬家和过渡期间的租房开销。
我对这回拆迁补偿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好在最终争取到合理的权益。整个过程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遇到事情不要慌,积极沟通,解政策,据理力争,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每个地方的政策可能不太一样,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以上就是我家“一宅两户”拆迁的经历,希望能给遇到类似情况的朋友们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