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农村户口已经冻结了是什么意思?
冻结户口就是停办一切手续,所以就是在冻结期内不可以办理一切手续。
具体原因你应该去派出所咨询一下让户籍警告诉你。
《四川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公安厅关于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这条政策是不是停办了?还是失效了?
关于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
省公安厅
(二○○二年十一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现就推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严格按照户籍管理各项法律规定,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人户一致为原则,在城乡全面建立健全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变更更正7项户口登记制度。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各种限制条件。对未落常住户口人员,要按照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及时予以落户。门(楼)牌的编制管理在国家没有新的统一的管理规定出台前,仍维持管理现状。现由公安机关管理的由公安机关管理,现由民政部门管理的仍由民政部门管理。国家有新的规定从其规定。
二、在大中城市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凡在地级以下城市(含地级市。成都市5城区和高新区除外,下同)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市常住户口,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以随迁。
成都市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及综合承受能力,在城市规划和人口规划的指导下,以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制定在5城区和高新区落户的具体政策。
合法固定的住所,是指对实际居住的房屋拥有房屋所有权或单位住房使用权(单位住房包括单位自管公房和房管部门直管公房)。
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是指被所在城市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录用(聘用),被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企业招收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或在城镇从事商业活动并持有工商执照,或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及其他的生活来源。
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是指与当事人生活、居住在一起的当事人的父母、未成年子女(含年满18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及与当事人居住、生活在一起并由当事人赡养、抚养的当事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直系亲属。
三、调整和改革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户口迁移政策
自2003年起,被省内普通大、中专院校录取的新生在校学习期间,其户口可根据自愿的原则,选择在原籍保留或按原有规定迁入就读学校。户口在原籍保留的农村籍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城镇户口手续。被省外大、中专院校录取的四川籍新生,其户口按录取院校所在省、市、自治区的规定办理。
户口在原籍保留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后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公安机关凭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定的《就业协议书》(或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或劳动合同)和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和落户手续。
户口迁入学校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其户口迁移按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户口迁移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厅治发〔2001〕199号)规定办理。对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其户口可迁回原籍也可在原就读学校保留两年。对其中入学前系农村户口,本人自愿迁返原籍农村,且从事农业生产、居住在农村家中满1年以上的(含1年),经原籍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同意,户口登记机关调查核实后,可将其户口迁回原籍落农村户口。
研究生的户口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四、放宽户口迁移及投靠限制
积极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放宽户口迁移限制,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在地级以下城市无合法固定的住所,但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只要落实了用人单位且单位已建集体户口或具备建立集体户口条件的,其户口可迁入所在单位落集体户口。
凡在地级以下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并有常住户口的居民,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含年满18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投靠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户口可迁入,不受年龄、结婚时间、暂住期限、有否职业的限制。
五、严格落户审批
各级公安机关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按照落户基本条件和迁移程序,统一行使户口审批权,办理入户手续。
经批准到城市落户的各类人员,在入学、参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
对符合条件申请落户的各类人员办理户口登记时,除按标准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或变相收取其他费用。
对各地在执行过程出现的新情况,省公安厅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
成都市内户口平迁政策
成都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购房入户政策的通知》规定,在成都市购买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取得房屋所有权且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通知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 该文件显示,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合同备案登记的日期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日期为准。在本通知正式颁布执行之日前已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按促进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有关购房入户政策执行。
法律依据: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我市购房入户政策的通知》
一、自2014年6月1日起,停止执行促进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有关购房入户政策。
二、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三、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合同备案登记的日期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日期为准。在本通知正式颁布执行之日前已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按促进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有关购房入户政策执行。
四、本通知自2014年6月1日起执行。以前颁布的相关文件,涉及购房入户政策与本通知不一致的内容,以本通知为准。
成都新生儿入户户籍制度
按照成都市公安局治安防范人口管理处《关于对户口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二)》(成公防〔2010〕2号)规定:“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人员新生子女入户问题:1、父母双方都系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的,新生子女入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2、一方系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另一方系家庭户的,新生子女入家庭户;3、一方系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另一方系单位集体户的,新生子女入单位集体户;4、一方系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另一方系高校学生集体户的,新生子女入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
你好,就是现在成都户口政策是不是没变?
新年还没开始,各地抢人大战已经打响。
仅在上个月,包括桂林、晋江、呼和浩特、南宁、保定等在内约25城均发布人才补贴、新城市居民落户购房补贴等政策。
在更早之前,西安甚至创下一天落户8000人的战绩。从零门槛落户到撒钱补贴,一二线城市已经从抢“人才”进化到了抢“人”,落户门槛一低再低。
作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成都在抢人大战中却长期处于中游水平,暂时落后于西安、杭州、重庆、长沙等城市。
数据来源于国民经略
七普之后,成都已经意识到,政策再不给力点,人口新增真的hold不住了。
所以就在上周,成都印发了关于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全面放宽落户限制,提前打响2022年抢人大战。
在最新公布的落户政策中,重点放开了专科落户限制,并且放开了投靠落户,对很多受限于资格与顺位的人而言,将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具体到新政策的内容,最重要的变化有一条:
大专落户成都
1,全日制大专生毕业且35岁以下,立马可以落户东部新区或近郊;
2,还可以把户口从东部新区或近郊区转到主城区,只需要在主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老5区)有单位社保;
最新!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出炉!
大专可直接落户近郊区后,中心城区房票将大大增加;
关于学历落户的政策沿革,过去规定往届大专生只能落户远郊区,实际操作中,再通过平迁获得一二圈层的户口。
大专应届需要缴纳一个月社保,大专往届生只能落户远郊,然后再根据社保情况来平迁,这个周期至少都是1-2年。
但这次新政出台后,大专生只要35岁以下,可以直接落户近郊区,而且在政策上允许从东部新区、近郊区转到主城区。
这将大大增加成都主城区房票。联想到2021年,成都摇号人数大幅下降,三倍熔断项目仅占全年取证新盘的7%左右,摇号人数超1000的项目仅有25个。
2021年摇号人数超1000人的新盘
在主城和近郊大专落户放开后,通过调整社保(换工作、挂靠等),直接刚二变刚一。
比如,公子羽户口在绵阳,全日制大专毕业往届生,在武侯区工作并缴纳社保3年,现在他想要购买天府新区的房子。
公子羽换工作到天府新区,并由该公司出具了劳动关系证明。然后,张三通过大专学历落户到双流,再通过工作调整将户口平迁到了天府新区,最终具备了刚一资格。
多数人目前买房的痛点就集中在顺位上,从过去的资格竞争演变为顺位大战,各个区红盘的争夺焦点实际就是刚一之间的竞争。
如果要加入红盘摇号,首先就要获取楼盘所在限购区顺一资格,很多人空有几年社保,但是缺乏该区户口,只有刚二资格,坐看红盘空流泪,现在可以通过这个操作逆天改命。
有两个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也一并解答了:
一、投靠是否能获取购房资格?分三种情况:
1、父母系外地(成都市行政区域以外)户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我市的不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2、父母原系本市户籍居民因投靠子女进行全域迁移的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3、父母原系外地户籍通过购房、学历入户、离退休等原因入户成都,后因投靠子女进行全域迁移的,能作为单独家庭购房。
二、落到近郊区再平迁其它区域有什么限制要求?
市域内户口迁移,对户口迁入成都的时间长短、迁入成都的入户原因、住房面积大小等没有限制条件;
从这次落户调整中,能很明显看出来,在降容、中优政策下,引导人口向近郊区外溢会成为未来的趋势。
到底应该落到哪个区,除了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半径,最后还是要看房价的脸色,建议根据自己预算谨慎选择。
优先推荐落户的区域是高新南区;
高新南作为发展最成功的新区,拥有最好的城市界面,同时也是产业、人口较为密集的新区。
成都两大豪宅区,其中的金融城就在高新南,目前也是成都房价天花板。
从限购规则的角度来看,高新南能够买除近郊五区外任何区域,唯一的问题在于,高新南内部供应太少,买新房太内卷了。
其次推荐成华、天府新区,供应相对较大;
五城、天府新区,是成都土储最丰富的两个区,除非你是极致刚需,要去近郊抢为数不多的红盘,否则都建议落这几个区域。
从去年的供应情况来看,天府新区和成华区供应量最大,合计达到25宗,推荐预算在300-500万这部分购房者可以考虑落户。
图源CRIC研究年报
近郊区只适合刚需,但目前价格也是普涨;
近郊区双流、郫都、温江、龙泉驿房价已经在上一轮补涨中处于高位,性价比并不高,去年几个红盘开完后,目前在售项目均价基本都在1.6万/㎡以上,比如下面这几个:
人工统计,仅供参考
相对而言,北门虽然不太招人待见,但确实是目前门槛较低的区域,比如今天上午取证的汇景新城,清水均价7600元/㎡,紧挨地铁3号线,上批次也是三倍熔断项目。
建议预算有限、通勤要求不高的购房者可以优先考虑,但一定要是沿地铁3、5号线的地铁房,大丰、毗河、成都医学院等板块均可。
大的调整应该不会出现,目前成都政策收紧空间有限,可用的调控工具实际在去年基本都用了一遍。
比如放款时间延长、利率提高到全国第一、三倍熔断顺位制度、双限地、指导价等等,今年成都楼市再起风浪的概率极小。
中指研究院整理
与之相反,全国楼市在这一轮调整中,整体都较低迷,反而会在一些细节方面,解决合理的购房需求,避免政策误伤。
这次对落户政策的调整实际也相当谨慎,核心区5+2没有太大变动,对投靠落户购房也未放开。
不过小的政策红利还是会释放,比如这次对专科落户,就放开了近郊区,各位可以随时关注我们,有类似的政策红利,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哦~
成都落户政策
1月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大专落户成都
35周岁以下的普通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生可申请迁入成都东部新区、近郊区。(含境外取得同等学历的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在东部新区、近郊区申请本人入户。
本科落户成都
4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申请迁入本市。(含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取得同等学历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入户。
未成年子女投靠落户
1、孩子未满18岁;
2、夫妻双方均为成都集体户且无房也可以 ;
3、夫妻成都有房,直接办理孩子落户。
所需材料(投靠父或母的):入户申请表;未成年人及被投靠父亲或母亲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父母离异的,提供法院离婚裁定书或判决书或民政部门认证的离婚协议书及离婚证);子女与父母的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还需提供父母双方的本市无房佐证材料、集体户所属单位的意见)。
老年父母投靠
1、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
2、需投靠本市成年子女(含子女配偶)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3、孤寡老人,其本市近亲属经公证愿意赡养的,在赡养人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所需材料(老年父母投靠成年子女的):入户申请表;老年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本市户籍子女的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夫妻投靠
1、不需要居住证了。
2、只需与本市人员结婚满3年的,在夫妻双方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夫妻双方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其它情形:
调动、安置、招录、引进人员
1、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和通过聘任制公务员公开招聘到本市机关(参照管理单位)工作的。
2、中央、本省在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到本市工作的。
3、本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批准安置的离休干部。
4、因参加工作或工作调动将户口迁出,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离退休人员。
5、在蓉全日制普通高校当年统招就读的学生。
6、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7、在本市各类用人单位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
8、博士后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9、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确定的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蓉城人才绿卡”持卡人;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缴纳社保2年以上的技能人才;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4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其他符合我市人才引进和激励相关政策的人员,取得积分入户资格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