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现役军人,和父母长期居住在成都。父母的户口在外省,如何才能将父母的户口迁入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重新规定军官家属随军条件请示的通知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公安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关于边防、海岛等部队部分农村户口军官家属可在原籍转为城镇户口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89)14号)和《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人事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关于妥善解决军官配偶工作调动和易地安置问题请示的通知》(国发〔1989]32号)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军官、文职干部家属随军落户、就业、工作调动、易地安置,子女入托、入学、随迁、随调,以及家属在原籍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等工作。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要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以保证军官、文职干部家属随军安置等工作的落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有关条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一九六三年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规定的军官家属随军条件为基础,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拟对军官(包括文职干部)家属随军条件重新规定如下:
军官、文职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经师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批准,可以随军:
一、副营职(含,下同)或副科级(含专业,技术十一级、体育七级,下同)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二、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含,下同)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三、在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正连职或一级科员(含专业技术十二级、体育八级)以上,并在上述部队或船艇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四、在驻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解放军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的部队,以及陆军、空军执行海上任务的船艇上服役或服务的副连职或二级科员(含专业技术十三级、体育九级),并服现役或在军队服务满十年以上(其中在上述部队或船艇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军官、文职干部。
五、高等学校毕业,并在导弹、卫星、核武器试验训练基地从事试验、测控工作满五年以上,或在战略导弹部队从事装配检验工作满五年以上的专业技术军官、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六、在海军、国防科工委的舰、艇、船(只限执行海上任务的)上服役,并在舰、艇、船上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副连职(含专业技术十三级)以上的军官。
七、空勤(包括飞行、领航、通信、射击、空中机务,下同)军官,或在核潜艇上服役的军官。
八、驻北京市城区部队的正营职、正科级(含专业技术十级、体育六级)以上军官、文职干部;或服现役(在军队服务)满十五年以上的副营职、副科级军官、文职干部。驻北京市所辖各县部队的军官、文职干部家属随军条件,按第一条、第二条规定执行。驻京部队空勤军官家属随军条件,按第七条规定执行。
符合以上任一条件的现役军官,可凭:部队军官家属随军证明;部队军官家属随军审批表;军官证(并提交复印件);被转户人员户口所在派出所户籍证明或身份证原件(并提交复印件);随军人员与部队军官关系有效证明,到落户地辖区派出所户籍科申请随军落户,审批后可迁入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落户。
特别指出,文件中指家属一般为:户口簿上的除户主本人以外的家庭成员。所以假如你没有结婚,则原则上你的父母为你的家属。如有相关疑问,可以到当地军区辖区派出所户籍管理科进行咨询。
军人转业户口落户政策
【法律分析】
1、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在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2、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2)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3)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4)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3、父母身边无子女或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到其父母或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在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是军人,长期在偏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离退休地安置。
4、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到其父母或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1)自主择业;(2)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3)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4)因战因公致残。
【法律依据】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第十六条 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在配偶入伍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
第十七条 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一)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二)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三)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四)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
第十八条 父母身边没有子女或者配偶是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在父母或者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在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
军人转业如何办理户口落户手续
军人转业办理户口落户手续
1、部队:行政介绍信、供给介绍信、组织关系、转业证、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结账。
2、到接收单位报道:(行政介绍信、供给介绍信、组织关系、转业证、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开报到证明。
3、军转办(人事局):开接收单位行政关系、公安分局的入户介绍信。
4、接收单位:将军转办开的“行政介绍信和部队开的行政介绍信、供给关系一起交给接收单位→开户口卡内容的证明信。
5、人武部:转业证、一张一寸便装照片办预备役登记,转业证上盖章。
6、公安分局:带军转办(人事局)开的入户介绍信、接收单位开的户口卡证明信、转业证、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配偶户口本、结婚证、家属身份证→开入户通知单。
7、派出所:带军转办开的入户介绍信、接收单位开的户口卡证明信、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公安分局开的入户通知单、转业证、配偶户口本、结婚证、家属身份证到派出所办落户,等身份证
扩展资料
1、条件
军人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选择转业。普通义务兵和低级别士官没有转业,只有中级以上士官以及军官才有转业选项,也就是三期以上士官以及军官和文职干部。
2、待遇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
计划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由党委、政府负责安排工作和职务,一般情况下士兵转业由地方民政局、劳动局等部门负责安置。副团(不含)以下军官由地方人事局负责安置,副团以上军官由组织部负责安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跪求!军官自主择业如果办理落户?都需要什么手续?具体都有那些流程?户籍部门都审查些什么手续和证明?
军官自主择业落户受理范围:
包括转业干部安置落户、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在城镇安排就业落户、复员干部落户、军队自主择业干部投靠父母、配偶落户、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落户、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落户、军队转业干部家属随迁落户。
办理时所需要的证明材料:
随军家属落户:
1、落户申请书、户口证明或居民户口簿;
2、军队干部任职命令、申请家属随军报告表原件、机关证明、军官证、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随军家属户籍地《失业证》及离、退职批文、后勤或营房管理部门的住房证明。
转业干部安置落户:
1、转业干部报到通知书;
2、州(市)军转办的行政介绍信、落户证明、单位接收证明、转业军人证明书、军人身份证;
3、关系证明,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退伍义务兵和转业志愿兵:
1、退伍军人安置介绍信、退伍军人落户介绍信、士兵退出现役证或转业志愿兵退出现役证;
2、接收单位证明、入伍注销户口证明或入伍注销居民户口册、关系证明、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复员干部落户:
1、安置介绍信、落户介绍信、退伍证、军人身份证;
2、入伍注销户口证明或入伍注销居民户口册、关系证明、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自主择业干部投靠亲属:
1、自谋职业批复、军转办或市劳动人事局的证明、转业军人证明书、军人公民身份证号码登记表或军人身份证;
2、入伍注销户口证明或入伍注销居民户口册、关系证明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落户:
1、自谋职业批复、退伍军人落户介绍信、退伍证、入伍注销户口证明或入伍注销居民户口册;
2、关系证明、军人身份证。
军队转业干部家属随迁落户:
1、户口证明或居民户口簿、结婚证、直系关系证明或出生医学证明或独生子女证;
2、转业干部报到通知书或行政介绍信、家属随迁证明、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落户:
安置落户证明、离休证或退休证、关系证明、军人身份证、房产证或住房凭证。
扩展资料:
军官自主择业落户办理程序:
1、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持部队师(旅)以上政治机关干部行政介绍信、组织介绍信,由本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当地军转办报到,军转办开具《落户介绍信》,办理报到登记;
2、自主择业转业军官服务部门核实本人的退役金核定情况,并在退役金审批表上签字认同;
3、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持军转办开具的《落户介绍信》等相关材料到落户地县(市)区公安分局户籍科备案;
4、到入户住址所属派出所办理落户和申领居民身份证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瑞丽市人民政府-军人落户办事指南
成都转业安置新政策
1、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买断的方式:每年4.7万+ 住房补贴 +服役津贴+6个月 工资 。 2、军龄满10年干龄满6年但军龄不满16年的,采取应金制,前10年每年3.2万,10年后按每年5.4万计,并给予解决住房问题,转业后每月发工资的百分比(根据服役年限和 立功 情况)、 医疗保险 金自己交;也可选择计划安置。 3、军龄满16年的采取自主择业(退役金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发全工资的百分比,并解决住房和医疗问题),也可选择计划安置(参加公务员考试,立功的加分,考试分低者自主择业)。 4、军龄满25年的也可选择 退休 安置。 5、地方大学入伍在校期间算军龄。 6、2010年开始实施。 《四川省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条件的试行意见》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进入 成都市 安置: 1、转业干部入伍时为成都市常住户口,且由成都市所辖区、市、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批准入伍的。 2、非成都市入伍的转业干部,配偶婚前为成都市常住户口的, 结婚 时间须满2周年。其中:配偶婚前为成都市郊区户口,后调(迁)入城区,干部转业在城区安置的,其配偶的城区常住户口须满1周年;转业干部 再婚 前符合进入成都市安置条件的,再婚时间须满1周年。 3、非成都市入伍的转业干部,配偶随军调(迁)入成都市,取得成都市常住户口须满2周年。配偶随军调(迁)入郊区,后由郊区随军调(迁)入城区,干部转业在城区安置的,配偶取得城区常住户口须满1周年。 4、非成都市入伍的双军队干部,同时转业需进成都市安置的,其中一方在成都市驻军服役须满2周年,且符合随军条件的;一方转业,留队一方在成都市驻军服役满2周年,且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 5、父母(配偶父母)调(迁)入成都市,取得成都市常住户口已满1周年,且有父母(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区、市、县人事局或父母(配偶父母)所在中央驻蓉单位和省、市属单位主管人事的部门出具父母(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证明的,可由出具证明的区、市、县或单位负责接收安置。 6、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周年,且从艰苦地区(岗位)转业和战时获二等功、平时获一等功以上奖励,其配偶或父母(配偶父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的。 7、配偶办理成都市小城镇非农业户口满5周年的,或父母(配偶父母)办理成都市小城镇非农业户口满5周年的,且具有县以上人事部门证明其父母(配偶父母)身边无子女的,可由配偶或父母(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负责接收安置。 8、转业干部凡系大专院校毕业分配入伍,入学前在成都市有常住户口的。
自主择业的军人可以迁移户口吗?
1.自主择业军人可以迁移户口,福利待遇是不会受到影响的。\x0d\x0a2.转业是指从这一职业转到另一职业。军人的转业即为从军人职业转到地方上的某种职业,这一般是指部队的干部转到地方安排到地方的某企事业单位工作。就是到哪里工作了,户口就落到该居住地,档案就落到单位或人事部门。\x0d\x0a\x0d\x0a3.如果说是复员,则为从那里来的,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即把户口落到参军前的户口所在地;档案也是回归到原来的管理部门。\x0d\x0a扩展资料:\x0d\x0a根据《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x0d\x0a第十六条军队转业干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x0d\x0a第十七条配偶已随军的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x0d\x0a(一)配偶取得北京市常住户口满4年的;\x0d\x0a(二)配偶取得上海市常住户口满3年的;\x0d\x0a(三)配偶取得天津市、重庆市和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副省级城市常住户口满2年的;\x0d\x0a(四)配偶取得其他城市常住户口的。\x0d\x0a第十八条父母身边无子女或者配偶为独生子女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其父母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x0d\x0a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父母原籍、入伍地或者父母离退休安置地安置。\x0d\x0a第十九条军队转业干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到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也可以到其父母或者配偶父母、本人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x0d\x0a(一)自主择业的;\x0d\x0a(二)在边远艰苦地区或者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10年的;\x0d\x0a(三)战时获三等功、平时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x0d\x0a(四)因战因公致残的。\x0d\x0a第二十条夫妇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者入伍地安置,也可以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以到留队一方所在地安置。\x0d\x0a第二十一条因国家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新建扩建单位以及其他工作需要的军队转业干部,经接收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可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x0d\x0a符合安置地吸引人才特殊政策规定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可以到该地区安置。\x0d\x0a因此,军队转业干部可根据以上规定,办理落户手续。